CS Tang's
Chinese Arts World

Teach Calligraphy, Seal Engraving, Chinise Painting
cstang.bagua@gmail.com

for courses information

15/F., Block B, 68-76 Hennessy Rd, Wanchai, Hong Kong

CS Tang Chinese Arts

Calligraphy       Seal Engraving          Painting

中國篆刻藝術史簡論
 
Seal
Collection
Seal
References
Articles
(in Chinese)
Writings
(in Chinese)

篆刻藝術是書法和鐫刻相結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現的一門藝術。是將漢字書法的美,與章法表現的美、刀法展現的美及金石自然美為一體,以獨立欣賞的表現性藝術。
篆刻藝術從明清流派算起已有 500年的歷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發展而來的。古代印章以獨特的風貌和實用藝術的表現性,為篆刻藝術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所以,篆刻藝術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
   
篆刻藝術與書法藝術一樣,經歷了一個由實用藝術轉化為純表現性藝術的歷史過程。依據史料所知,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璽,大多屬於戰國時期。古璽分官、私兩類,當時不分尊卑都稱為璽。古璽是由專門工匠製作,或鑿或鑄,璽文精細,章法生動。璽文分朱文和白文兩種,其特徵是:朱文璽邊欄寬闊,白文璽有界格。內容有官職、姓名、吉語和肖形圖案等。古璽的形狀,大小不一,有長方形、方形、圓形和其他各種異形。
古璽是古代人們在交往時,做為權力和憑證的信物,反映了社會實用生活習俗和樸素的審美價值觀。在河南安陽殷墟曾發現3枚類似的實物,  據此有人推斷古璽的起源當在商代,但尚須進一步探討。
前三方只有圖案記號,第四方為戰國古陶文“甘司徒”。
   
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稱璽,一般人的則稱印。秦印文字是秦書八體之一的摹印篆,與秦小篆相近,印文莊重秀麗。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 字格,在長方形印上加“日”字格,是秦印顯著的特點。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還有以成語入印的,這種表現形式是後世閒章印的先導。
漢代是璽印發展空前輝煌的時期,更明確約定除帝王印仍稱璽外,其餘都稱印。在官印中有的稱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稱信印或印信。現在通常使用的印章一詞,即來源於此。漢印無論從內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為豐富,以繆篆體入印,這種字體與漢代隸書的興起有關係,結體簡化,筆劃平整方直。漢印中還有以鳥蟲書入印的,裝飾性很強,是古代的一種美術字體。
漢印分鑄、鑿兩種。西漢印章多為鑄造,其中以新莽時期的印章製作最為精美。

東漢印章以鑿印最有特色。因社會動盪,戰亂不已,文武官員常調動,封拜頻繁,印章來不及鑄造,就在印坯上臨時刻鑿,印文不加修飾,便為急就章。
漢代鑄印莊重雄渾,鑿印健拔奇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都對後世的篆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古代使用璽印時還出現一種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發現時,曾被誤認為印范,其實是璽印使用時留下的印蛻。在紙張未發明以前,古人多在簡牘上書公文、記帳目、寫書信等。在簡牘的遞寄往來中,為了嚴守機密和防止杜偽,故在簡牘的繩結處加上軟泥,然後鈐蓋璽印,這就是所謂的緘。古時一些物品的封緘也是使用這種方法。由於璽印在泥上的擠壓,封泥形成了寬邊和套邊,白文璽印在泥上鈐蓋後還會出現翻“白”成“朱” 的特殊效果,不刻意地表現了古拙厚重的藝術特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印章,基本上是沿襲漢印的形制。紙張普遍應用,開始使用朱砂調製成印泥,封泥之法廢止。因此,用新的印泥來鈐蓋印章,這就是所謂的“濡朱之制”。
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時代官印,印面增大。各兄弟民族也效法漢字書法用於官印,印文曲屈回繞,藉以填補印面的空隙。但到了宋代發展成為九疊篆,卻失去了傳統篆書的優美法度。
隋、唐、宋、元時代,書法繪畫都有了長足的進展。出於鑒藏書畫的目的和書畫家在作品上鈐蓋印章,從而收藏印、齋館印和閑文印盛行,這是實用的璽印向篆刻藝術發展的重要環節。印章與書畫有機的融為一體,印章成為具有文學含義的欣賞藝術,與詩、文、書、畫交相輝映,稱為金石書畫。

此外,中國最早印學理論著作《學古篇》、《宣和印史》、《集古印格》、《嘯堂集古錄》等對古代璽印都有輯錄。書畫家趙孟頫以擅長刻圓朱文而著稱,為歷代後人所效法。
宋、元的很多私印,出自文人之手,很有藝術性。宋代朱記印和元代花押印,非常富有特色,它以用隸書、楷書入印,是後世篆刻家普遍重視的印章範體。   
古代璽印製作須出自專門的工匠之手,所用的材料質地,多為金屬和玉石等。這些印材雖有耗損極慢和垂諸久遠的優點,但硬度高,堅澀難刻。早在古代的璽印中,曾發現有石質印章,在唐、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據傳元末畫家王冕最早採用花乳石來刻印,及明代文彭用燈光石(即凍石)刻印,就為文人和藝術家用刀刻印開闢了新的天地,為篆刻藝術發展提供了極好的物質條件。
篆刻流派形成於明代中葉。此時印章從實用品、書畫藝術的附屬品,而發展成為獨特的篆刻藝術品。篆刻一詞原為比喻書寫篆字和精心為文,“篆謂篆書,刻謂雕刻文章也”。漢揚雄《法言》一書中說“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指謂作賦修辭時苦心孤詣地雕章琢句,以後演變成鐫刻印章這一藝術的名稱。
   
篆刻藝術明清兩代之際好手如林、派別繁多。篆刻流派一般是以篆刻家的籍貫、姓氏、師承關係及活動區域來命名的。明代中葉到晚清近500年間,出現了篆刻藝術繁榮時期。
明代文彭是書畫家文徵明的長子,尤以篆刻擅名當代。他繼承與創新篆刻藝術,被後來篆刻家奉為篆刻之祖。他圓珠文印,參以小篆結體,秀麗典雅,最有特色,刀法明快自如,章法安排頗具匠心。
他以“六書為準則”的主張,至今仍是篆刻家所遵循的法則。由於文彭的倡導,篆刻藝術“一時靡漫,暢開風氣”。文彭被稱為皖派。在皖派中的篆刻家還有歸昌世、李流芳、程邃、朱簡、蘇宣等人。與文彭齊名的何震,(文彭的學生)被譽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對後世影響很大。何震一派被稱為徽派。屬於這一派的篆刻家有王聲、董澗、沈風等人。
明代汪關自創白文刻意仿漢,各樹一幟

明代文彭《琴罷倚松玩鶴》、何震《聽鸝深處》為代表作品。


清代金石學盛行,以及歷代金石文物的大量出土,不少學者致力於這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搜集、研究、著述和流播,因而擴大了篆刻家的視野。
清代初期篆刻以程邃最為出色,他篆刻能“力變文(彭)、何(震)舊習”,富有創造性。他的白文印師法漢印,厚重凝練;朱文印喜用大篆,離奇錯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礎。
清代中葉篆刻藝術進入興盛時期,高鳳翰、汪士慎、巴慰祖、董洵、胡唐等人的篆刻都能自出新意和富有個性。其中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當屬丁敬和鄧石如。借古開今,成為浙派的開創者
這一流派又經後繼者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8人的繼承發揚,成為清代影響最大的篆刻流派。這 8位篆刻家也稱為西泠八家。

在篆刻藝術發展史上,鄧石如是一個開拓者,兼善真、草、隸、篆四體書。他的篆刻,早期師法徽派,又受程邃的影響,初以小篆入印,後又參以石鼓文、漢碑篆額等筆意,為印外求印開拓了新的途徑。因鄧石如是安徽人,故他的篆刻被稱為皖派,又稱鄧派。

清代末葉許多篆刻家都受其影響,如吳熙載、徐三庚、黃士陵等。其中最能傳鄧派衣缽的是吳熙載,他的篆刻,刀法使轉生動自如,充分表現出筆意,有運刀如筆的熟練技巧,後來許多學鄧石如的人,都先從吳熙載的篆刻入手。
晚清篆刻大都籠罩在浙、皖兩派之內,毫無新意。只是趙之謙、胥倫、吳昌碩、黃士陵幾位才華橫溢的篆刻家,創造性的使清末的印壇又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局面。趙之謙,書畫造詣精深,篆刻曾出入浙皖兩派。他不僅借鑒秦、漢璽印,又以碑刻文字入印,形成了他篆刻的多種風貌。他的白文印端莊,朱文印秀麗多姿,能在刀石之間流露出筆墨情趣。他刻的邊款也別具一格,終於建樹起趙派的格調。
吳昌碩是清末藝壇的巨擘,他對詩書畫印都有精深的造詣。其篆刻從浙皖兩派諸家入手,也曾取法鄧石如、吳熙載,後又致力秦漢璽印、封泥、古陶文,把石鼓文的筆意風采融入印中。他擅長鈍刀硬入,刀法沖切兼用。在他的篆刻中,寓秀麗的意趣於蒼勁古樸之中,被後人尊為吳派,對國內和日本的印壇都有極大的影響。
這一流派的傳人很多,其中黃士陵、趙石、陳師曾為佼佼者。黃士陵章法處理頗具匠心,離奇錯落,很有趣味;刀法也剛健雄奇,刻印往往不加修飾,也不主張殘破。他的篆刻平正樸實,寓拙於巧,在清末印壇中異軍突起。由於他客居廣州最久,對嶺南篆刻家影響最大,有人把黃士陵的篆刻名為黟山派。  
現代的篆刻家在繼續開創篆刻流派藝術的發展道路上,借鑒民族的優秀藝術傳統,突破秦、漢璽印和明、清篆刻的規範,勇於革新,不斷探索,揭開了現代篆刻藝術新一頁。
現代有成就的篆刻家有鄧散木、易熹、王大昕、喬曾劬、錢瘦鐵、陳半丁、壽石工、來楚生、傅抱石等,而以齊白石影響最大。
齊白石的篆刻初學吳熙載,後轉攻秦、漢璽印,初學丁敬和黃易,進而又追摹趙之謙和漢鑿印。他還把《祀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等漢、魏碑刻書法,融化到他的篆刻中去。他以簡練的單刀法和漢代《急就章》的神韻,創造出奇恣跌宕、淋漓雄健的齊派風格。
綜上所述,中國篆刻藝術史的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生成時期(古璽印來源社會生活—實用表現性 —  信物和權力的象徵)
(二)發展時期(印石材料更替---文人篆刻—金石書畫形成---創作出現)
(三)創作時期(篆刻流派繁榮---創作革新---現代篆刻流派形成與展示)
學習、研究中國篆刻藝術史的發展,必須正確理解篆刻的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區別及聯繫。印章藝術與篆刻藝術的分界線以趙孟頫、王冕為標誌。真正的篆刻藝術從明代興起,有功之臣便是文彭。王冕雖發現用石刻印,但沒能流傳開來,文彭用石刻印和文人參與篆刻,帶來了篆刻藝術的春天。到了清代,篆刻藝術出現了萬紫千紅的局面。由篆刻與書法的結合,"書從印入,印從書出",發展到"詩、書、畫、印"的熔成一爐,篆刻流派繁榮,創作革新,以至現代篆刻流派形成與展示,大大發展了篆刻創作理論與實踐。

對於印章的起源,歷來就有不同的說法。早在唐代,杜佑在 《通典》上曾有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為印,龍虎為鈕之說,然而未有實物可證之前,卻難以為據。比較通常的說法認為,印章起源于殷商時期。其根據,首先是殷商已有書契刻制,另外;當時還出現過一種類似印章的字範。實際上,它根本不是什麼范,而是工匠在製作器物時,按壓在初成的器壁或底部的印記,印記的內容多為陶工名,或者是主人的姓氏。其實,這些留置在陶器上的印記,即是人們常稱的印陶或陶印。而真正以陶瓷作印材刻制的陶印瓷印,在唐宋以後方始出現。這些印子的文字簡陋粗率,儘管大體上已具備了我國印章的某些表現特徵,但由於實際應用範圍狹窄,社會涉及面也極其有限。因此,參照流傳和出土的印章實物,印學界一般多認為印章出現於西周晚期,至春秋戰國時已普遍使用。

春秋戰國
人們一般把秦代以前的印章歸稱為古璽,現存古璽大多為戰國時代的遺物。
在中國歷史上戰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代,諸侯列國各霸一方。各國之間既相互聯繫,又各自發展,尤其在文字書體上不盡相同,形成了戰國璽奇古詭異、天真爛漫、變幻莫測的基本格調,因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當時,社會各階層在政治、經濟等活動中·,印章的應用相當普遍,尊卑共之。就是說,統治者與百姓庶民均可擁有和使用,並沒有具體的規定和等級之分。
各國諸侯擺脫周王室的依附她位,各自稱王,逐漸形成割裂局面,最初主要有齊、楚、燕、韓、趙、魏、秦等國。國君在行使權力時,軍事上一般使用虎符,而在政治經濟上則使用印璽了。


印章,從廣義上講就是篆刻。它的起源,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印章的出現,並不是一開始就被稱為印章的,而是稱之為璽。到了蓁代,始皇為了顯示其至高無上的尊嚴,立出規定
----只有皇帝所用的可稱璽,而平民百姓所用的,只可稱為印。於是,便又有了印這個名稱。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印章即被法定為代表當權者權益的信物。其制規定天子之印稱璽,其材用玉
;其餘的只能稱印,且限用其他印材。自此,印章的名稱、質料、鈕制,甚至綬色,都有了相當嚴格的界定。秦始皇所制的螭虎鈕六璽,開了後世封建帝王玉璽制度的先聲。
秦統一中國之前,東方六國齊、楚、燕、韓、趙、魏,使用的文字並不完全相同。儘管都是同源漢字,但由於地域差異,它和現今能見的最早漢字
----甲骨文有許多不同,和鐘鼎器物上的銘文差異也相當懸殊。反之,它和當時東方六國流通的貨幣文字以及兵器、陶器及木簡上的文字卻十分相近。學術界普遍認為這是介於甲骨文、鐘鼎文和秦小篆之間的六國古文,有時也將它歸入大篆的範疇。秦統一中國以後,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命令丞相李斯改革文字,以秦國文字為基礎,廢除與秦國不相同的文字,並將繁複的文字簡化,使文字整齊劃一;又因社會發展需要,增加了一批新字,編制成一套統一的文字,下令讓全國通用。這就是著名的秦小篆,它在形體結構上更趨規範化,雖還保留了部分文字象形的意味,但已經趨於符號化,是上承甲骨鐘鼎上古文字和下啟隸楷現今文字的重要文字形式。小篆在秦印中的表現,也是有明顯特色的。
在印材質地上,仍是銅質居多。在製作時鑄造和鑿刻都有,從現存的古印來看,秦時印章鑿刻的較多。印鈕比較簡單,一般多為鼻鈕,是戰國古璽印鈕的沿用和繼承,只是鈕體略為高聳而已。印面則也多方形、長方形、圓形或橢圓形。印文也是朱、白文兼有。方形印都刻有田字界,長形或圓形印,多加日字界,以隔開印面文字,這是秦印璽印文的特定格式。印文字體都取秦小篆,齊整秀麗,鑿刻圓潤,筆勢挺拔有力,刀法純熟,耐人尋味。印面的切分並不成等比,使印面結構天然渾成。

隋唐
隋唐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時期,然而這一時期的印章,在經歷了秦漢時期的高度發展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衰落以後,並未再次出現復興的高潮。其原因,似乎與紙張的大量出現關係密切。
隋唐時期的官印和私印,一般都稱印,只有皇帝才稱璽。武則天稱帝後,認為璽字與息字讀音相同,而息又和息滅、死亡有關,因此在改制後的延載元年
(694)將璽改為寶,而官租印章申特有的記字也出現了。


宋代官印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印文多用九疊篆。其筆劃來回曲折重疊,疊數不定,或三四疊,或七八疊,多的可至十疊。九疊篆的運用能使印面飽滿,整齊雅致,但筆折繁複,難以辨認,有預防偽造的作用,正因為此,宋、元、明、清官方印章,大都仿此不疲,如教閱忠節第二十三指揮第三都朱記、通遠軍遮生堡銅朱記等,都是典型之例。另外,此時已有以楷書入印的,如州南渡稅場記、壹貫背合同
(使用於紙幣)等。


元世祖忽必烈於1279年滅南宋後人主中原,推行歧視漢人的蒙古族政策,在官方文書和官印中多使用八思巴文。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帝師八思巴奉命依據藏文字母創制的蒙古新宇,並於至元六年(1269)通過法令頒行。元人在沿襲漢印制度的同時,將八思巴文用入印章,如管軍千戶印、隆鎮衛親軍都指揮司經歷司印和威州軍兵千戶印等。由於燦爛的漢文化的影響,八思巴文不可能取代漢文字,又由於漢人不認識也不願識八思巴文,使元人在行使權力時感到極大的不便。因此又在八思巴文背刻上漢文楷書供人辨識,有的則直接換成了漢文。
元末畫家王冕(字元章),首先創用浙江青田花乳石自刻印章,由於花乳石脆軟適於刀刻,致使文人們可以不依賴專業刻工而自由創作。當時人們紛紛仿效,使篆刻藝術得以迅速普及和發展,秦漢印章風範得以發揚光大。壬冕自刻章有王冕之章、王元章、文王子孫和會稽佳山水等。  

印章的發展在漢代之後,經歷了魏晉南北朝和唐宋元的低潮時期。到了明代,隨著石質印材的大量發現和廣為應用,文人自篆自刻印章蔚然成風,以往只有印工治印的漫長歷史宣告結束,真正意義上的篆刻藝術從此揭開了嶄新的篇章。

元末明初人王冕(12871359,字元章)在一個偶然的場合,發現了一種質地鬆脆、易於鐫刻、當時被稱為青田花乳石的石料,於是把它引作篆刻,由此受到了篆刻界的普遍青睞。這一發現,為日後文人相繼登上印壇和光大篆刻藝術,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中國印壇從明代中葉文彭、何震起,至晚清吳昌碩、黃牧甫,出現了一個堪與秦漢媲美的輝煌時期。在這段時期內,印壇名家輩出,名作如林,流派紛呈,形成了中國篆刻藝術發展的第二個高峰。
作為這一時期的開山人物,明代的文彭和何震所創的印章藝術流派,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文彭
(14981573)字壽承,號三橋,江蘇蘇州人。他是明朝書畫大家文征明的長子,詩文、書畫、篆刻無一不精,對六書研究尤深。他主張篆刻以六書為準則,以秦漢印為宗師。文彭篆刻以小篆為主,圓勁秀麗,古樸醇正;白文印直追漢意,方正平穩,流麗渾厚,頗具新意。他的雙刀行草邊款獨樹一幟,為後人所效法。
何震(?一約
1604)字主臣,一字長卿,號雪漁山人,江西婺源人。與文彭同時而年稍幼,兩人亦師亦友,常在一起切磋印藝,關係密切。何震在繼承文彭的基礎上,強調取法秦漢的藝術主張,講究人印文字的正確性和嚴肅性。 吳昌碩 縱觀我國印學史,自流派印章崛起以來,凡在篆刻藝術上能獨樹一幟成大家者,無不詩、書、畫、印俱精,清末民初的吳昌碩就是這樣一位典型人物。其書畫藝術本文不作贅述,這裏只介紹他的篆刻藝術。
吳昌碩
(18441927)初名俊、俊卿,字昌碩、倉石,別號缶廬、缶翁、苦鐵、破荷、大聾、老缶等。浙江安吉人,後定居上海,他是我國近代印壇上最為顯赫的代表人物之一。缶翁刻印,初學皖浙兩派,早期曾對吳讓之、錢叔蓋用功較深,所以作品大多留有皖浙兩派蹤跡。中年後上溯秦漢,並從石鼓、封泥中汲取養料,從而漸漸擺脫了皖浙派的影子,印風轉為厚實蒼勁,個人風格初見成熟。由於他有精深的書畫功底,並能將之融入印中,晚年作品日臻完美,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最終開創了渾樸蒼莽、氣勢恢宏的吳派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