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昌成

武藝世界
教授高式八卦掌, 形意掌, 意拳, 楊戌太極拳
cstang.bagua@gmail.com


  
Learn to stop
.. CS Tang

 

 

 

 

 

 

 

 

 

 

 

 

 

 

 

 

 

 

 

 

 

 

 

 

 

 

 

 

 

 

 

 

 

 

 

 

 

 

 

 

 

 

 

 

 

 

 

 

 

 

 

 

 

 

 

 

 

 

 

 

 

 

 

 

 

 

 

 

 

 

 

 

 

 

 

 

 

 

 

 

 

 

 

白 眉 派

龍形派


課程資訊

教室地址: 養心武藝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68-76
號 新禧大樓15B

Google map

中國藝術: 篆刻 文章

中國篆刻藝術史簡論

Other 文章

陳祥篆刻集

 篆刻藝術是書法和鐫刻相結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現的一門藝術。是將漢字書法的美,與章法表現的美、刀法展現的美及金石自然美為一體,以獨立欣賞的表現性藝術。
篆刻藝術從明清流派算起已有 500年的歷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發展而來的。古代印章以獨特的風貌和實用藝術的表現性,為篆刻藝術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所以,篆刻藝術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
   
篆刻藝術與書法藝術一樣,經歷了一個由實用藝術轉化為純表現性藝術的歷史過程。依據史料所知,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璽,大多屬於戰國時期。古璽分官、私兩類,當時不分尊卑都稱為璽。古璽是由專門工匠製作,或鑿或鑄,璽文精細,章法生動。璽文分朱文和白文兩種,其特徵是:朱文璽邊欄寬闊,白文璽有界格。內容有官職、姓名、吉語和肖形圖案等。古璽的形狀,大小不一,有長方形、方形、圓形和其他各種異形。
古璽是古代人們在交往時,做為權力和憑證的信物,反映了社會實用生活習俗和樸素的審美價值觀。在河南安陽殷墟曾發現3枚類似的實物,  據此有人推斷古璽的起源當在商代,但尚須進一步探討。
前三方只有圖案記號,第四方為戰國古陶文“甘司徒”。
   
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稱璽,一般人的則稱印。秦印文字是秦書八體之一的摹印篆,與秦小篆相近,印文莊重秀麗。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 字格,在長方形印上加“日”字格,是秦印顯著的特點。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還有以成語入印的,這種表現形式是後世閒章印的先導。
漢代是璽印發展空前輝煌的時期,更明確約定除帝王印仍稱璽外,其餘都稱印。在官印中有的稱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稱信印或印信。現在通常使用的印章一詞,即來源於此。漢印無論從內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為豐富,以繆篆體入印,這種字體與漢代隸書的興起有關係,結體簡化,筆劃平整方直。漢印中還有以鳥蟲書入印的,裝飾性很強,是古代的一種美術字體。
漢印分鑄、鑿兩種。西漢印章多為鑄造,其中以新莽時期的印章製作最為精美。

東漢印章以鑿印最有特色。因社會動盪,戰亂不已,文武官員常調動,封拜頻繁,印章來不及鑄造,就在印坯上臨時刻鑿,印文不加修飾,便為急就章。
漢代鑄印莊重雄渾,鑿印健拔奇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都對後世的篆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古代使用璽印時還出現一種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發現時,曾被誤認為印范,其實是璽印使用時留下的印蛻。在紙張未發明以前,古人多在簡牘上書公文、記帳目、寫書信等。在簡牘的遞寄往來中,為了嚴守機密和防止杜偽,故在簡牘的繩結處加上軟泥,然後鈐蓋璽印,這就是所謂的緘。古時一些物品的封緘也是使用這種方法。由於璽印在泥上的擠壓,封泥形成了寬邊和套邊,白文璽印在泥上鈐蓋後還會出現翻“白”成“朱” 的特殊效果,不刻意地表現了古拙厚重的藝術特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印章,基本上是沿襲漢印的形制。紙張普遍應用,開始使用朱砂調製成印泥,封泥之法廢止。因此,用新的印泥來鈐蓋印章,這就是所謂的“濡朱之制”。
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時代官印,印面增大。各兄弟民族也效法漢字書法用於官印,印文曲屈回繞,藉以填補印面的空隙。但到了宋代發展成為九疊篆,卻失去了傳統篆書的優美法度。
隋、唐、宋、元時代,書法繪畫都有了長足的進展。出於鑒藏書畫的目的和書畫家在作品上鈐蓋印章,從而收藏印、齋館印和閑文印盛行,這是實用的璽印向篆刻藝術發展的重要環節。印章與書畫有機的融為一體,印章成為具有文學含義的欣賞藝術,與詩、文、書、畫交相輝映,稱為金石書畫。

此外,中國最早印學理論著作《學古篇》、《宣和印史》、《集古印格》、《嘯堂集古錄》等對古代璽印都有輯錄。書畫家趙孟頫以擅長刻圓朱文而著稱,為歷代後人所效法。
宋、元的很多私印,出自文人之手,很有藝術性。宋代朱記印和元代花押印,非常富有特色,它以用隸書、楷書入印,是後世篆刻家普遍重視的印章範體。   
古代璽印製作須出自專門的工匠之手,所用的材料質地,多為金屬和玉石等。這些印材雖有耗損極慢和垂諸久遠的優點,但硬度高,堅澀難刻。早在古代的璽印中,曾發現有石質印章,在唐、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據傳元末畫家王冕最早採用花乳石來刻印,及明代文彭用燈光石(即凍石)刻印,就為文人和藝術家用刀刻印開闢了新的天地,為篆刻藝術發展提供了極好的物質條件。
篆刻流派形成於明代中葉。此時印章從實用品、書畫藝術的附屬品,而發展成為獨特的篆刻藝術品。篆刻一詞原為比喻書寫篆字和精心為文,“篆謂篆書,刻謂雕刻文章也”。漢揚雄《法言》一書中說“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指謂作賦修辭時苦心孤詣地雕章琢句,以後演變成鐫刻印章這一藝術的名稱。
   
篆刻藝術明清兩代之際好手如林、派別繁多。篆刻流派一般是以篆刻家的籍貫、姓氏、師承關係及活動區域來命名的。明代中葉到晚清近500年間,出現了篆刻藝術繁榮時期。
明代文彭是書畫家文徵明的長子,尤以篆刻擅名當代。他繼承與創新篆刻藝術,被後來篆刻家奉為篆刻之祖。他圓珠文印,參以小篆結體,秀麗典雅,最有特色,刀法明快自如,章法安排頗具匠心。
他以“六書為準則”的主張,至今仍是篆刻家所遵循的法則。由於文彭的倡導,篆刻藝術“一時靡漫,暢開風氣”。文彭被稱為皖派。在皖派中的篆刻家還有歸昌世、李流芳、程邃、朱簡、蘇宣等人。與文彭齊名的何震,(文彭的學生)被譽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對後世影響很大。何震一派被稱為徽派。屬於這一派的篆刻家有王聲、董澗、沈風等人。
明代汪關自創白文刻意仿漢,各樹一幟

明代文彭《琴罷倚松玩鶴》、何震《聽鸝深處》為代表作品。


清代金石學盛行,以及歷代金石文物的大量出土,不少學者致力於這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搜集、研究、著述和流播,因而擴大了篆刻家的視野。
清代初期篆刻以程邃最為出色,他篆刻能“力變文(彭)、何(震)舊習”,富有創造性。他的白文印師法漢印,厚重凝練;朱文印喜用大篆,離奇錯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礎。
清代中葉篆刻藝術進入興盛時期,高鳳翰、汪士慎、巴慰祖、董洵、胡唐等人的篆刻都能自出新意和富有個性。其中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當屬丁敬和鄧石如。借古開今,成為浙派的開創者
這一流派又經後繼者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8人的繼承發揚,成為清代影響最大的篆刻流派。這 8位篆刻家也稱為西泠八家。

在篆刻藝術發展史上,鄧石如是一個開拓者,兼善真、草、隸、篆四體書。他的篆刻,早期師法徽派,又受程邃的影響,初以小篆入印,後又參以石鼓文、漢碑篆額等筆意,為印外求印開拓了新的途徑。因鄧石如是安徽人,故他的篆刻被稱為皖派,又稱鄧派。

清代末葉許多篆刻家都受其影響,如吳熙載、徐三庚、黃士陵等。其中最能傳鄧派衣缽的是吳熙載,他的篆刻,刀法使轉生動自如,充分表現出筆意,有運刀如筆的熟練技巧,後來許多學鄧石如的人,都先從吳熙載的篆刻入手。
晚清篆刻大都籠罩在浙、皖兩派之內,毫無新意。只是趙之謙、胥倫、吳昌碩、黃士陵幾位才華橫溢的篆刻家,創造性的使清末的印壇又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局面。趙之謙,書畫造詣精深,篆刻曾出入浙皖兩派。他不僅借鑒秦、漢璽印,又以碑刻文字入印,形成了他篆刻的多種風貌。他的白文印端莊,朱文印秀麗多姿,能在刀石之間流露出筆墨情趣。他刻的邊款也別具一格,終於建樹起趙派的格調。
吳昌碩是清末藝壇的巨擘,他對詩書畫印都有精深的造詣。其篆刻從浙皖兩派諸家入手,也曾取法鄧石如、吳熙載,後又致力秦漢璽印、封泥、古陶文,把石鼓文的筆意風采融入印中。他擅長鈍刀硬入,刀法沖切兼用。在他的篆刻中,寓秀麗的意趣於蒼勁古樸之中,被後人尊為吳派,對國內和日本的印壇都有極大的影響。
這一流派的傳人很多,其中黃士陵、趙石、陳師曾為佼佼者。黃士陵章法處理頗具匠心,離奇錯落,很有趣味;刀法也剛健雄奇,刻印往往不加修飾,也不主張殘破。他的篆刻平正樸實,寓拙於巧,在清末印壇中異軍突起。由於他客居廣州最久,對嶺南篆刻家影響最大,有人把黃士陵的篆刻名為黟山派。  
現代的篆刻家在繼續開創篆刻流派藝術的發展道路上,借鑒民族的優秀藝術傳統,突破秦、漢璽印和明、清篆刻的規範,勇於革新,不斷探索,揭開了現代篆刻藝術新一頁。
現代有成就的篆刻家有鄧散木、易熹、王大昕、喬曾劬、錢瘦鐵、陳半丁、壽石工、來楚生、傅抱石等,而以齊白石影響最大。
齊白石的篆刻初學吳熙載,後轉攻秦、漢璽印,初學丁敬和黃易,進而又追摹趙之謙和漢鑿印。他還把《祀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等漢、魏碑刻書法,融化到他的篆刻中去。他以簡練的單刀法和漢代《急就章》的神韻,創造出奇恣跌宕、淋漓雄健的齊派風格。
綜上所述,中國篆刻藝術史的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生成時期(古璽印來源社會生活—實用表現性 —  信物和權力的象徵)
(二)發展時期(印石材料更替---文人篆刻—金石書畫形成---創作出現)
(三)創作時期(篆刻流派繁榮---創作革新---現代篆刻流派形成與展示)
學習、研究中國篆刻藝術史的發展,必須正確理解篆刻的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區別及聯繫。印章藝術與篆刻藝術的分界線以趙孟頫、王冕為標誌。真正的篆刻藝術從明代興起,有功之臣便是文彭。王冕雖發現用石刻印,但沒能流傳開來,文彭用石刻印和文人參與篆刻,帶來了篆刻藝術的春天。到了清代,篆刻藝術出現了萬紫千紅的局面。由篆刻與書法的結合,"書從印入,印從書出",發展到"詩、書、畫、印"的熔成一爐,篆刻流派繁榮,創作革新,以至現代篆刻流派形成與展示,大大發展了篆刻創作理論與實踐。

對於印章的起源,歷來就有不同的說法。早在唐代,杜佑在 《通典》上曾有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為印,龍虎為鈕之說,然而未有實物可證之前,卻難以為據。比較通常的說法認為,印章起源于殷商時期。其根據,首先是殷商已有書契刻制,另外;當時還出現過一種類似印章的字範。實際上,它根本不是什麼范,而是工匠在製作器物時,按壓在初成的器壁或底部的印記,印記的內容多為陶工名,或者是主人的姓氏。其實,這些留置在陶器上的印記,即是人們常稱的印陶或陶印。而真正以陶瓷作印材刻制的陶印瓷印,在唐宋以後方始出現。這些印子的文字簡陋粗率,儘管大體上已具備了我國印章的某些表現特徵,但由於實際應用範圍狹窄,社會涉及面也極其有限。因此,參照流傳和出土的印章實物,印學界一般多認為印章出現於西周晚期,至春秋戰國時已普遍使用。

春秋戰國
人們一般把秦代以前的印章歸稱為古璽,現存古璽大多為戰國時代的遺物。
在中國歷史上戰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代,諸侯列國各霸一方。各國之間既相互聯繫,又各自發展,尤其在文字書體上不盡相同,形成了戰國璽奇古詭異、天真爛漫、變幻莫測的基本格調,因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當時,社會各階層在政治、經濟等活動中·,印章的應用相當普遍,尊卑共之。就是說,統治者與百姓庶民均可擁有和使用,並沒有具體的規定和等級之分。
各國諸侯擺脫周王室的依附她位,各自稱王,逐漸形成割裂局面,最初主要有齊、楚、燕、韓、趙、魏、秦等國。國君在行使權力時,軍事上一般使用虎符,而在政治經濟上則使用印璽了。


印章,從廣義上講就是篆刻。它的起源,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印章的出現,並不是一開始就被稱為印章的,而是稱之為璽。到了蓁代,始皇為了顯示其至高無上的尊嚴,立出規定
----只有皇帝所用的可稱璽,而平民百姓所用的,只可稱為印。於是,便又有了印這個名稱。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印章即被法定為代表當權者權益的信物。其制規定天子之印稱璽,其材用玉
;其餘的只能稱印,且限用其他印材。自此,印章的名稱、質料、鈕制,甚至綬色,都有了相當嚴格的界定。秦始皇所制的螭虎鈕六璽,開了後世封建帝王玉璽制度的先聲。
秦統一中國之前,東方六國齊、楚、燕、韓、趙、魏,使用的文字並不完全相同。儘管都是同源漢字,但由於地域差異,它和現今能見的最早漢字
----甲骨文有許多不同,和鐘鼎器物上的銘文差異也相當懸殊。反之,它和當時東方六國流通的貨幣文字以及兵器、陶器及木簡上的文字卻十分相近。學術界普遍認為這是介於甲骨文、鐘鼎文和秦小篆之間的六國古文,有時也將它歸入大篆的範疇。秦統一中國以後,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命令丞相李斯改革文字,以秦國文字為基礎,廢除與秦國不相同的文字,並將繁複的文字簡化,使文字整齊劃一;又因社會發展需要,增加了一批新字,編制成一套統一的文字,下令讓全國通用。這就是著名的秦小篆,它在形體結構上更趨規範化,雖還保留了部分文字象形的意味,但已經趨於符號化,是上承甲骨鐘鼎上古文字和下啟隸楷現今文字的重要文字形式。小篆在秦印中的表現,也是有明顯特色的。
在印材質地上,仍是銅質居多。在製作時鑄造和鑿刻都有,從現存的古印來看,秦時印章鑿刻的較多。印鈕比較簡單,一般多為鼻鈕,是戰國古璽印鈕的沿用和繼承,只是鈕體略為高聳而已。印面則也多方形、長方形、圓形或橢圓形。印文也是朱、白文兼有。方形印都刻有田字界,長形或圓形印,多加日字界,以隔開印面文字,這是秦印璽印文的特定格式。印文字體都取秦小篆,齊整秀麗,鑿刻圓潤,筆勢挺拔有力,刀法純熟,耐人尋味。印面的切分並不成等比,使印面結構天然渾成。

隋唐
隋唐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時期,然而這一時期的印章,在經歷了秦漢時期的高度發展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衰落以後,並未再次出現復興的高潮。其原因,似乎與紙張的大量出現關係密切。
隋唐時期的官印和私印,一般都稱印,只有皇帝才稱璽。武則天稱帝後,認為璽字與息字讀音相同,而息又和息滅、死亡有關,因此在改制後的延載元年
(694)將璽改為寶,而官租印章申特有的記字也出現了。


宋代官印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印文多用九疊篆。其筆劃來回曲折重疊,疊數不定,或三四疊,或七八疊,多的可至十疊。九疊篆的運用能使印面飽滿,整齊雅致,但筆折繁複,難以辨認,有預防偽造的作用,正因為此,宋、元、明、清官方印章,大都仿此不疲,如教閱忠節第二十三指揮第三都朱記、通遠軍遮生堡銅朱記等,都是典型之例。另外,此時已有以楷書入印的,如州南渡稅場記、壹貫背合同
(使用於紙幣)等。


元世祖忽必烈於1279年滅南宋後人主中原,推行歧視漢人的蒙古族政策,在官方文書和官印中多使用八思巴文。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帝師八思巴奉命依據藏文字母創制的蒙古新宇,並於至元六年(1269)通過法令頒行。元人在沿襲漢印制度的同時,將八思巴文用入印章,如管軍千戶印、隆鎮衛親軍都指揮司經歷司印和威州軍兵千戶印等。由於燦爛的漢文化的影響,八思巴文不可能取代漢文字,又由於漢人不認識也不願識八思巴文,使元人在行使權力時感到極大的不便。因此又在八思巴文背刻上漢文楷書供人辨識,有的則直接換成了漢文。
元末畫家王冕(字元章),首先創用浙江青田花乳石自刻印章,由於花乳石脆軟適於刀刻,致使文人們可以不依賴專業刻工而自由創作。當時人們紛紛仿效,使篆刻藝術得以迅速普及和發展,秦漢印章風範得以發揚光大。壬冕自刻章有王冕之章、王元章、文王子孫和會稽佳山水等。  

印章的發展在漢代之後,經歷了魏晉南北朝和唐宋元的低潮時期。到了明代,隨著石質印材的大量發現和廣為應用,文人自篆自刻印章蔚然成風,以往只有印工治印的漫長歷史宣告結束,真正意義上的篆刻藝術從此揭開了嶄新的篇章。

元末明初人王冕(12871359,字元章)在一個偶然的場合,發現了一種質地鬆脆、易於鐫刻、當時被稱為青田花乳石的石料,於是把它引作篆刻,由此受到了篆刻界的普遍青睞。這一發現,為日後文人相繼登上印壇和光大篆刻藝術,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中國印壇從明代中葉文彭、何震起,至晚清吳昌碩、黃牧甫,出現了一個堪與秦漢媲美的輝煌時期。在這段時期內,印壇名家輩出,名作如林,流派紛呈,形成了中國篆刻藝術發展的第二個高峰。
作為這一時期的開山人物,明代的文彭和何震所創的印章藝術流派,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文彭
(14981573)字壽承,號三橋,江蘇蘇州人。他是明朝書畫大家文征明的長子,詩文、書畫、篆刻無一不精,對六書研究尤深。他主張篆刻以六書為準則,以秦漢印為宗師。文彭篆刻以小篆為主,圓勁秀麗,古樸醇正;白文印直追漢意,方正平穩,流麗渾厚,頗具新意。他的雙刀行草邊款獨樹一幟,為後人所效法。
何震(?一約
1604)字主臣,一字長卿,號雪漁山人,江西婺源人。與文彭同時而年稍幼,兩人亦師亦友,常在一起切磋印藝,關係密切。何震在繼承文彭的基礎上,強調取法秦漢的藝術主張,講究人印文字的正確性和嚴肅性。 吳昌碩 縱觀我國印學史,自流派印章崛起以來,凡在篆刻藝術上能獨樹一幟成大家者,無不詩、書、畫、印俱精,清末民初的吳昌碩就是這樣一位典型人物。其書畫藝術本文不作贅述,這裏只介紹他的篆刻藝術。
吳昌碩
(18441927)初名俊、俊卿,字昌碩、倉石,別號缶廬、缶翁、苦鐵、破荷、大聾、老缶等。浙江安吉人,後定居上海,他是我國近代印壇上最為顯赫的代表人物之一。缶翁刻印,初學皖浙兩派,早期曾對吳讓之、錢叔蓋用功較深,所以作品大多留有皖浙兩派蹤跡。中年後上溯秦漢,並從石鼓、封泥中汲取養料,從而漸漸擺脫了皖浙派的影子,印風轉為厚實蒼勁,個人風格初見成熟。由於他有精深的書畫功底,並能將之融入印中,晚年作品日臻完美,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最終開創了渾樸蒼莽、氣勢恢宏的吳派風格。

 

中國篆刻發展史

先秦及秦、漢的璽印,是古代人們在交往時,做為權力和憑證的信物
。此外,吉語印、肖形印、黃神越章等印,也反映了古代的社會生活習俗
和人們的思想意識。
  古璽《易敞邑聖□盧之□》
  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璽,古璽大多是屬於戰國時期,其中也有春秋
時期的遺物。古璽分官、私兩類,當時不分尊卑都稱為璽。秦以前寫作“
□”或“□”。璽文分朱文(文字凸起,亦稱陽文)和白文(文字凹入,亦
稱陰文)兩種,古璽的形狀、大小不一,有長方形、方形、圓形和其他異
形。內容有官職、姓名、吉語和肖形圖案等。古璽製作精工,或鑿或鑄;
璽文精細,章法生動。朱文璽有的邊欄寬闊,白文璽多有界格,還有一種
朱白文相間的古璽也很別致,可見當時璽的製作已趨成熟。在河南安陽殷
墟曾發現過3 枚類似古璽的實物,有人據此推斷古璽的起源當在商代,但
尚須進一步探討。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稱璽,一般人的則稱印。秦印文字
是秦書八體之一的摹印篆,與秦代使用的小篆相近。秦印印文莊重秀麗,
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字格,在長方形印上(又稱半通印
)加“日”字格,這是秦印顯著的特點。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還有以
成語入印的,已開後世閑文印的先河。
  秦代《宜野鄉印》
  漢代是璽印發展空前燦爛輝煌的時期。漢代除帝王印仍稱璽外,其餘
都稱印。在官印中有的稱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稱信印或印信。現在通常
使用的印章一詞,即來源於此。漢印無論從內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為豐富
,尤以私印的種類最為繁多。漢印以繆篆體入印。這種字體與漢代隸書的
興起有關係,結體簡化,筆劃平整方直。漢印中還有以鳥蟲書入印的,裝
飾性很強,是古代的一種美術字體。漢印分鑄、鑿兩種。西漢的印章多為
鑄造,其中以西漢末年新莽時期的印章製作最為精美。東漢的印章以鑿印
最有特色,因為東漢末期社會動盪,戰亂不已,官員將領經常調動或陣亡
,造成封拜頻繁,往往印章來不及鑄造,就在預先準備好的印坯上臨時急
就刻鑿而成,印文多不加修飾。漢代鑄印莊重雄渾,鑿印健拔奇肆,這兩
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都給後世的篆刻以很大的影響和啟發。
  漢代《□官泉丞》(官印)
  漢代《孫謙印信》(私印)
  古代使用璽印時還出現一種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發現時,曾被誤
認為印范,其實是璽印使用時留下的印蛻。在紙張未發明以前古人多在簡
牘上記寫公文、帳目、書信等內容,在簡牘的遞寄往來過程中,為了嚴守
機密和防止杜偽,故在簡牘的繩結處加上軟泥,然後鈐蓋璽印,這就是所
謂緘。古時一些物品的封緘也是使用這種方法。由於璽印在泥上的擠壓,
封泥形成了寬邊和套邊,白文璽印在泥上鈐蓋後還會出現翻“白”成“朱
”的特殊效果和古拙厚重的藝術特色。
  漢代《夷吾》(鳥蟲書印)
  漢代《齊御史大夫》(封泥)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的印章,基本上是沿襲漢印的形制。南北朝時期
,紙張已普遍應用,因此新的鈐印方法也隨之產生,封泥之法開始廢止。
而是使朱砂調製成的印泥來鈐蓋印章,這就是所謂的濡朱之制。隋、唐、
五代直至宋、元的官印,印面增大,競尚朱文。印文曲屈回繞,藉以填補
印面的空隙。到了宋代發展成為九疊篆,失去了傳統篆書的優美法度。

元代《副總領印》(九疊文)
  隋唐宋元時代,書法繪畫都有了長足的進展,一些人出於鑒藏書畫的
目的和書畫家在作品上鈐蓋印章漸成風氣,從而收藏印、齋館印和閑文印
盛行,這是實用的璽印向篆刻藝術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書法和繪畫作品上
加蓋鮮紅奪目的印章,使書畫作品能收烘托之妙,印章與書畫有機的融為
一體,印章成為人們同時欣賞的對象,稱金石書畫。宋元時代印章逐漸為
人們所重視,出現了以此為能事的文人和書畫家。此外,如宋徽宗趙佶所
撰的《宣和印史》、楊克一的《集古印格》和王俅的《嘯堂集古錄》對古
代璽印都有輯錄,元代吾丘衍寫成中國最早印學理論著作《學古篇》。書
畫家趙孟頫以擅長刻圓朱文而著稱。宋、元的很多私印,也很有藝術性,
有的是出自文人之手。宋代朱記印和元代花押印,也富有特色,已用隸書
、楷書入印,是後世篆刻家重視的印章資料和取法的範體。
  古代璽印的材料質地,多為金屬和玉石等。這些印材雖有耗損極慢和
垂諸久遠的優點,但是由於硬度高,堅澀難刻,古代璽印製作須出自專門
的工匠之手。據傳元末畫家王冕最早採用花乳石來刻印。早在古代的璽印
中,曾發現有石質印章,在唐、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花乳石易於鐫
刻,自王冕採用之後,就為文人和藝術家用刀刻印開闢了新的天地。明代
文彭也有用燈光石(即凍石)刻印的記載。石質印材的廣泛使用,為篆刻
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物質條件。
  

  篆刻流派的形成
  明代中葉,印章已發展為獨特的篆刻藝術。它從實用品、書畫藝術的
附屬品,而發展成為獨立的藝術。篆刻一詞原為比喻書寫和精心為文的意

思,“篆謂篆書,刻謂雕刻文章也”,漢揚雄《法言》一書中也說“童子
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也是指作辭賦時苦心孤詣地雕章琢句,後
來卻成為鐫刻印章這一藝術的名稱。篆刻藝術在明清兩代好手如林、派別
繁多。篆刻流派一般是以篆刻家的籍貫、姓氏、師承關係及其活動區域來
命名的。在明代中葉到晚清的近500 年中出現了各種風格的流派,從而把
中國古代篆刻藝術推向了又一繁榮時期。明代的文彭是書畫家文徵明的長
子,詩書畫均傳家法,尤以篆刻擅名當代,後來的篆刻家奉他為篆刻之祖
。文彭對恢復漢印的傳統作出了努力,他的圓珠文印,參以小篆結體,秀
麗典雅,最有特色;刀法明快自如;章法安排也頗具匠心。他的以“六書
為準則”的主張,至今仍是篆刻家所遵循的法則。由於文彭的倡導,篆刻
藝術“一時靡漫,暢開風氣”。文彭一派被稱為吳門派。在吳門派中的篆
刻家有歸昌世、李流芳、陳萬言、顧苓、顧昕等人。與文彭齊名的何震,
早年師法文彭,後來轉而取法秦、漢璽印,在篆刻上創造了多種的藝術形
式,被譽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對後世影響很大。何震一
派被稱為徽派。屬於這一派的篆刻家有梁衷、吳忠、程朴、金光先、胡正
言等人。明代蘇宣、甘□、朱簡、汪關等人也都能各樹一幟,自創新派。

  明代·文彭:《琴罷倚松玩鶴》
  明代·何震:《聽鸝深處》
  清代金石學盛行,以及歷代金石文物的大量出土,不少學者致力於這
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搜集、研究、著述和流播,因而擴大了篆刻家的視野
。清代篆刻流派之多也為前所未有。清代初期以程邃最為出色,他的篆刻
能“力變文(彭)、何(震)舊習”,富有創造性。他的白文印師法漢印
,厚重凝練;朱文印喜用大篆,離奇錯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礎。清代中葉
篆刻藝術進入了興盛時期,高鳳翰、汪士慎、巴慰祖、董洵、胡唐等人的
篆刻都能自出新意和富有個性。其中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當屬丁敬和鄧石
如。丁敬的篆刻直接取法明人,主要是朱簡,又以漢印為宗,但他不以膺
古為目的,而是從多方面汲取營養,來孕育變化,借古開今,成為浙派的
開創者。這一流派又經後繼者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鍾、陳鴻壽、趙之
琛、錢松等8人的繼承和發揚,成為清代影響最大的篆刻流派。這8位篆刻
家也稱為西泠八家。其中的錢松能突破浙派藩籬,章法時出新意,刀法切
中帶削,富有立體感,成就最大。自丁敬之後,在篆刻藝術發展史上,鄧
石如是一個開拓者,兼善真、草、隸、篆四體書。他的篆刻,早期師法徽
派,又受程邃的影響,初以小篆入印,後又參以石鼓文、漢碑篆額等筆意
,為印外求印開拓了新的途徑。因鄧石如是安徽人,故他的篆刻被稱為皖
派,又稱鄧派。清代末葉的許多篆刻家都受其影響,如吳熙載、徐三庚、
黃士陵等。其中最能傳鄧派衣缽的是吳熙載,他的篆刻,刀法使轉生動自
如,充分表現出筆意,有運刀如筆的熟練技巧;他的印婀娜多姿。後來許
多學鄧石如的人,都先從吳熙載的篆刻入手。晚清的篆刻大都籠罩在浙、
皖兩派之內,毫無新意。另外像翁大年、王石經、胥倫等人的篆刻,雖然
功力很深,但一味追蹤秦、漢,終嫌缺少創造性。只是趙之謙、胡瞿、吳
昌碩、黃士陵這幾位才華橫溢的篆刻家,以高度的創造性使清末的印壇又
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局面。趙之謙,書畫造詣精深,篆刻曾出入浙皖兩派。
他不僅借鑒秦、漢璽印,又以碑刻文字入印,形成了他篆刻的多種風貌。
他的白文印端莊,朱文印秀麗多姿,能在刀石之間流露出筆墨情趣。他刻
的邊款也別具一格,突破了前人窠臼,終於建樹了趙派的地位。吳昌碩是
清末藝壇的巨擘,他對詩書畫印都有精深的造詣。其篆刻從浙皖兩派諸家
入手,也曾取法鄧石如、吳熙載,後又致力秦漢璽印、封泥、古陶文,把
石鼓文的筆意風采融入印中。他擅長鈍刀硬入,刀法沖切兼用。在他的篆
刻中,寓秀麗的意趣於蒼勁古樸之中,被後人尊為吳派,對國內和日本的
印壇都有極大的影響。這一流派的傳人很多,其中趙石、陳師曾為佼佼者
。黃士陵篆刻初學吳熙載,後轉攻秦、漢璽印,尤喜用金文入印;章法處
理頗具匠心,離奇錯落,很有趣味;刀法也剛健雄奇,刻印往往不加修飾
,也不主張殘破。他的篆刻平正樸實,寓拙於巧,在清末印壇中異軍突起
。由於他客居廣州最久,對嶺南篆刻家影響最大,有人把黃士陵的篆刻名
為黟山派。
  清代·丁敬:《古杭沈心》
  清代·鄧石如:《覺非□主》
  清代·黃士陵《婺原俞旦收集金石書畫》
  現代的篆刻家在繼續開創篆刻流派藝術的發展道路,借鑒民族的優秀
藝術傳統,突破秦、漢璽印和明、清流派篆刻的規範,勇於革新,不斷探
索,揭開了現代篆刻藝術新的一頁。現代有成就的篆刻家有丁仁、王□、
易熹、王大昕、喬曾劬、錢瘦鐵、趙叔孺、陳半丁、壽石工、來楚生、傅
抱石等,而以齊白石影響最大。他的篆刻初學丁敬和黃易,進而又追摹趙
之謙和漢鑿印。他還把《祀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等漢、魏碑刻書
法,融化到他的篆刻中去。他以簡練的單刀法和漢代《急就章》的神韻,
創造出奇恣跌宕、淋漓雄健的齊派風格。